固定資產折舊什么時候開始計提,固定資產折舊什么時候開始計
編輯:許晴依 | 發布時間:2024-06-21 19:03:22| 瀏覽:8723
固定資產折舊什么時候開始計提
固定資產折舊是以某種計量方法,將一次性支出攤薄到其使用期間,該資產從投入使用直至報廢所經歷的會計期間中均衡地分攤折舊費用,為了在合理的會計期間內,將資產價值扣除到本應折舊的科目結賬。
固定資產折舊的開始計提可以分為四種情況:
1、在當期確定資產折舊和當期實際發生折舊計提——在財務報表編制期間,確定資產折舊和實際發生折舊計提時,除非賬務處理不當,否則應當在當期確認資產折舊和當期實際發生折舊計提;
2、在當期確定折舊,下期實際發生折舊計提——如果購買的價值較大,購買當期列入憑證,而財務報表期間不長時,計提折舊也可能會在后續期間實現;
3、在當期確定折舊,跨期實際發生折舊計提——在當期確定資產折舊,但在跨期實際發生折舊時,可能由于財務報表期間長,或者資產折舊率設置低,導致折舊產生在跨越期間;
4、未確定折舊,當期實際發生折舊計提——如果報表期間的開始,資產已經投入使用,但尚未確定折舊費用,那么可能在此期間實際發生折舊計提。
拓展知識:折舊是企業運營中必不可少的一項費用,在財務會計中是一項重要的支出,其計算方法有很多種,比較常用的有年數總和法、雙倍余額遞減法、直線遞減法等。折舊的計算方法應當合理,以負責任的態度加以準確計算。
固定資產折舊什么時候開始計
1、(1)年限平均法 年折舊率=(1-預計凈殘值率)/預計使用壽命(年)*100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月折舊率 (2)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根據實際工作量計算每期應提折舊額的一種方法。計算公式如下:單位工作量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1-預計凈殘值率)/預計總工作量 某項固定。
2、某項固定資產月折舊額=該項固定資產當月工作量×單位工作量折舊 2、案例計算:現公司有汽車一輛,該汽車原值為20萬元,預計使用10年,每年行駛里程8000公里,凈殘值率為10%,當月行駛里程2000公里,該汽車的當月折舊額按工作量計算為:20x(1-10%)/10/8000x2000=0.45萬元。三、雙倍余額遞減法:。
3、固定資產折舊計算方法如下:年限平均法(又稱直線法)公式 年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預計凈殘值)+預計使用年限=固定資產原值×(1-預計凈殘值率)+預計使用年限;月折舊額=年折舊額+12。2、工作量法的公式 單位工作量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x(1-預計凈殘值率)+預計總工作量;月折舊額=固定資產。
4、在固定資產折舊年限到期的前兩年內,將固定資產的賬面凈值扣除預計凈殘值后的凈值平均攤銷。(4)年數總和法 折舊率=尚可使用年限/預計使用年限的年數總和×100%折舊額 =(固定資產原值-預計凈殘值)×折舊率 已計提減值準備的固定資產,應當按照該項資產的賬面價值(固定資產賬面余額扣減累計折舊和累計減值準。
5、年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預計凈殘值)÷預計使用年限=固定資產原值×(1-預計凈殘值率)÷預計使用年限;月折舊額=年折舊額÷12;2、工作量法,公式為:單位工作量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1-預計凈殘值率)÷預計總工作量;月折舊額=固定資產當月工作量×單位工作量折舊額;3、加速折舊法加速折舊的計提。
6、固定資產折舊金額是指在企業會計核算中,按照國家相關規定和企業內部制度計算出的每年的固定資產折舊額。固定資產折舊是企業會計核算中的一項重要環節,是指在固定資產使用壽命內,根據固定資產的殘值、使用年限和采用的計算方法等因素,按照國家相關規定和企業內部制度計算出的每年的固定資產折舊額。企業需要按照。
7、固定資產折舊常見的4種計算方法分別是年限平均法(直線法)、工作量法、雙倍余額遞減法、年數總和法 年限平均法(也叫直線法)最簡單的一種計算方式,每期的折舊額相等,計算公式:年折舊額= [ 固定資產 原值- (預計殘值收入-預計清理費用)]/預計使用年限=固定資產應計提折舊總額/預計使用年限 【。
8、年限平均法(特點:將固定資產的應計折舊額均衡地分攤到固定資產預計使用壽命內,采用這種方法計算的每期的折舊額是相等的)公式:年折舊率=【(1-預計凈殘值率)/預計使用壽命】*100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月折舊率 2.工作量法(根據實際工作量計算每期應計提折舊額的一種。
企銘星企服整理與本文相關的熱門搜索詞
1、固定資產折舊什么時候開始計提減值準備
2、固定資產折舊什么時候開始計提減值
3、固定資產折舊什么時候計提折舊
4、固定資產折舊什么時候計提管理費用
5、固定資產折舊從什么時候開始計提
6、固定資產的折舊什么時候開始
7、固定資產的折舊什么時候計提
8、固定資產折舊是什么時候計提
9、固定資產折舊何時計提
10、固定資產折舊什么時候開始折舊